解历史

— 介绍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故事
手机访问: https://m.531761.com

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典故出处和意思

2023-05-30 14:47:40 当前位置:解历史 > 历史故事 > 手机阅读

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出自《孔子家语》,树想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;子女想赡养父母,父母却已离去。树是客观事物,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,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及发展,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。现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,父母却已经亡故。

故事内容

孔子带着弟子出行,听到有人哭得十分悲伤。孔子说:“快快赶车,快快赶车,前面有贤人。”走近一看是皋鱼。

皋鱼身披粗布,抱着镶刀,在道旁哭泣。孔子下车对皋鱼说:“你家里难道有丧事?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?”皋鱼回答说: “我有三个过失:年少时为了求学,周游诸侯国,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,这是过失之一;为了我的理想,再加上为君主效力,不能很好地孝敬父母,这是过失之二;和朋友交情深厚,却疏远了亲人,这是过失之三。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!过去就不能追回的是岁月,逝去就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。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,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。”说完就辞世了。

孔子对弟子们说: “你们要引以为戒,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!”于是,辞行回家赠养双亲的门徒有十三人。这就是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由来。

相关文章:

历史故事本月排行

猜你喜欢